易园景物
古金牛坝
蜀汉雄风
麒麟轩
【鲲化园 】(园中园)
中国园林与中国山水画,在展现自然之美,造化自然之功的手法方面,有着“异曲同工”之妙。易园的鲲化园和易隐园分别表现着不同的两个境界。
鲲化园:其园中有一状似跃鱼之巨型奇石,取庄子《逍遥游》“北溟有鱼,其名为鲲……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”取灵物变化之意。与东南昆冈风水塔遥相呼应,此园以表达高远之境界为目的。
鲲化园
千年独尊树
金牛台
金牛灵犀台
何处觅清闲
合欢树与金钱榕百年合抱形成的情人树
百年合欢
【忘忧清乐馆】 又名鸳鸯馆(名馆)
空间特点:前庭后院、一门独院式和“阴、阳、灰”一室三空间,特点具有保温、纳凉、沐阳的三项功能,是典型的川西传统庭院与现代楼。
建筑特点:连理鸳鸯房,鸳鸯顶。(一屋三顶)
景观特点:共用景观连理楼梯。
【昆岗漱玉】(取自,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意)
取自易道五行:金生丽水,玉出昆冈。
1.挖地为池,堆土成山;
2.为遮挡园外烟囱变患为利的成功景点之一;
3. 爬山回廊,是周边围墙巧妙利用的成功范例,既是院落围墙又是风雨通道,更是景观长廊。人行其中有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之感。
【丰水塔】
易园丰水塔是体现景观与实用的典范,它是实用的水塔,又是风水文化的景观。故并为此作《风水塔记》。
《易园风水塔记》
易园东南有山,名曰“昆冈”;上有五层高塔,名曰“丰水”,其顶峻拔,其檐飞逸,其形斗方,卓然玉立。识者观之,皆云:“真佳相,园兴之兆也!”古云,名正则言顺,言顺则事成。此塔何以“丰水”名之,其意有三:
1.塔建东南“昆冈”之上,东南为财门,于此兴塔,取招财进宝之意;山属土,土生金,金生水“金生丽水,玉出昆冈”。丰水即丰金,丰金又丰水,故名“丰水塔”,又名“风水塔”。其下叠瀑,潺潺焉,似塔引清泉,涤崐冈之玉,因号“漱玉”。
2.塔呈方斗,塔翼呼应高天,飞檐于四方延绵不尽,形若“天斗”聚上天之灵气于斯。昆冈之水,承其佳气,化而为财源无尽,惠泽易园也。
3.塔为五层,寓意有二:
(1)寓为五行“金木水火土”之意;
(2)寓易园文风鼎盛、草木华滋、五谷丰登之意也。
丰水塔
【鲲化石】
此石来自安徽灵璧县,重达20余吨,因酷似跃鱼而得名“鲲化石”。取于《庄子 · 逍遥游》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,扶摇直上九万里……”为了记述其不凡的来历,园主曾为它作《石头记》。
《石 头 记》
黄山产奇石,曰灵璧。易园主人文清游历黄岳,得见状似跃鱼之巨形奇石,爱不释手,当即以巨资购得。凿山取道,舟车远运,达千里之遥,其艰辛劳顿非笔墨能言。运抵易园,门窄不能入。文清破门三重,用巨吊和劳工使其得以安家于易园。文清虽伤其财、劳其神、费其力,然得此川蜀第一巨状灵璧奇石而欣欣然也,忘乎所以,特以记之。
鲲化石
【大易楼】 (名楼)取意:
- 易之博大,古今大典没藉于此,此楼颇具易理之变化,故名“大易楼”。由台北中台禅寺释惟觉大师题名并亲临揭匾开光;
2. 一楼“易化堂”,取“易而化之”之意,由佛教大德领袖赵朴初题匾;易化堂佛像乃清代释迦牟尼佛青铜造像。精美精美绝伦,栩栩如生。2002年由台湾维觉和尚揭匾并佛像开光
【养正轩】 (名楼)
立意:
源于孙中山名言 “养天地正气”之意。书法出自四川省美协主席钱来忠之手。
空间格局特点:
面向山、院临水,从前后任何一面进来都有别开生面的效果。
景观特点:
此楼四面观景,伞形亭景观。
楼梯和庭院水景,一室一景、一窗一景是该楼特点。
“轩外轩”是易园独立的轩榭小筑,伏岸卧潭别具一格。轩外碧水清澈澄清,曲岸自然,极富野趣,拱桥流水,畅廊长波郁拂。作为大易楼与养正堂空间分割的重要景观,不但可独自成景,更是延伸烘托园林景观的精妙佳构。
【三仙论道】(景点)
- 立意:道生万物,有一自然人头石似“老子头像为人寿大仙”、“龟形动物石为龟仙”、“千年古榕黄桷树大仙”,分别代表“人、兽、木”万物之灵,位于三方。以万物之本的生命之源“水”生生不息流入八卦图中,不知来龙,也不知去脉,以表现易经的玄学文化。
- 造形:以“易”作为曲水流觞与易经八卦的太极图连接,形成“易园”字样标志。
- “龟石”代表成都,成都称“龟城”。
【天光云影】(大寿堂)(名院)
立意:此名源自宋·朱熹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 天光云影共徘徊。 问渠那得清如许? 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书法出自何应辉。
空间格局:一院三空间,即“阴、阳、灰”空间。背院临水,大院坝。
景观特点:既开阔又私秘的优雅环境。
【汉风堂】
立意:取自苏东坡“成都有汉风堂……”并且彰显大汉文化为目的,故名汉风堂。堂内古韵悠悠的横梁古木雕刻和匾联,是一件件木刻艺术珍品,天花装饰图案为“汉并天下”。
材料特征: 汉风堂是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代表作之一,主要体现在:
- 古老的木雕和古砖石与新材料的巧妙融合。
- 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融合。
- 多种材料的融合(如砖、石、铜、木、钢、玻璃等)。
功能:是易园彰显汉风文化活动的场所。此堂设有戏台,是常举行川剧、堂会和拜堂成亲的场所。
【龙思凤仪 】(游客中心卫生间)
建筑特点:洞中卫生间,进出双面景。
“龙思”“凤仪”文化。“龙凤”代表“男和女”。取中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坛领袖欧阳修“好文章出自三上”之典故,即“驴背上、床上、马桶上”,因此卫生间是男人轻松思考良策的好地方,是女人对镜梳妆的好场所,故名“龙思”“凤仪”。
【易隐园】(园中园)
立意:以“清“”静”二字表现“深远”,“意贵乎远,不静不远也”,其重点表现在“隐”字。取造境 “高远、深远、平远“三远法的深远,取易理之“以隐为显之隐”为“隐”,故名“易隐园”。
长寿桥 (名桥二)
【复临堂】名楼
此建筑是易园始建之初的一个员工小平房,后因由于经营需要将其以一室三空间的理念进行简易修改后,即成了易园造园理念的代表作,由此不知启发了多少人的开发思维空间,模仿者不计其数。随着易园的发展和人们对档次要求的提高,此楼将拆除重建,但是它的一室三空间,前庭后院的理念将永远是人们最为向往的理想人居环境。
空间格局特点:
- 前庭后院;
- 一室三空间(即阴、阳、灰)。
- 每室一院,互不干扰。
效果:使用率极高,曾多次接待重要贵宾。
【阴阳石】
特征:此石采自岷江上游河床中,天然黑白二道,经长年水流冲刷,自然形成。
【青龙潭】
中国自有“左青龙右白虎”这一传统风水理论。此处地涌清泉,似甘露,长年生生不息流入园内,为观其泉景,造其碧潭似天开:名命青龙潭,并植有酷似龙首的一株古榕以相得益彰。
特点:清泉碧潭,花径流溪,和谐自然。
桃花溪
因有青龙泉,流水成溪,故借中国文人隐逸之宗的陶渊明“桃花源记”之意境,以体现易园“清幽寒静”之意境,并由此而赋诗一首,以述其易园意境之立意。
隐逸锦里桃花溪, 清幽寒静情迷离;
文澜亭里梅花弄, 易化堂中悟玄机。
【鹦鹉戏松】 (古树)
特点:安徽灵璧石,整石无数圆形洞,通体空灵,顶部似一鹦鹉立于石上。罗汉松为四川园艺代表作古罗汉松桩头,是一件少见的人文豪迈古桩,已300年历史。
【五里长廊 】(景点)
是连接诸亭、台、楼、阁、轩、榭的风雨通道。
鲲化园半亭廊景观特点:似廊非廊、似亭非亭
【梨花院 】 (院中院)
取自宋·晏殊“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淡淡风”之意,因院内汉风堂有戏台,故又名“梨园”。
梨园秋色
桥景观特点:桥联桥(平桥连拱桥)、全木质、 跨水桥带连廊,是院与廊的连接通道。
情侣廊桥
【日舟桥】 (名桥)
取自于李白的诗句“闲来垂钓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”。指商代的大贤伊尹,早年未能得志,一宿因梦见自己在日月边行船,随后便飞黄腾达之,喻过此桥必能显达富贵。
日舟桥
枫林秋色
离园枫荷
【守拙园】园主用“守拙归田”的手法以表达其“耕读传家”的思想。
【文澜亭】
“清逸斋”与“文澜亭”,又名“清漪斋”,以“金生丽水”门立意造景,表现水文化,“文澜亭”是“清逸斋”的点睛之景。
隐逸锦里桃花溪, 清幽寒静情迷离;
文澜亭里梅花弄, 易化堂中悟玄机。
文澜亭
文澜亭晨雾
别有天地
树灵观音
西蜀大观
【西厢待月轩】
取自《西厢记》:“待月西厢下,迎风户半开;隔墙花影动,疑是玉人来”诗句,而此地正好是清逸斋的西房。花好月圆门 月圆映日舟 文心万象廊亭 蕉声竹影轩。
西厢待月
万景莲池
是为洞天
蜀西胜境
佛手捻花
千年守望
天府画廊
子云亭
碧水洞天
空间特点:洞中有洞,洞中有院,洞中有天,洞中有泉,洞前洞后有碧潭。
牧牛亭
牛鼻金泉
【松风亭】(景点)
景观特点:
- 园中四面景观与四面观景点。
- 松风亭与优美的古罗汉松相映成画。
3. 挖地为池,堆土成山,达到了自然天成的效果。
松风亭
笠翁亭
景点:《花好月圆门 月圆映日舟 文心万象廊亭 蕉声竹影轩》
【马祖魂归】 (古树)
这株银杏古桩原在马祖寺,是一株唐代树顶枝。清嘉庆庚午(1810年)七月遭雷击,断抛三十余丈,后遇公大和尚命寺僧植于禅房土坡上,次年成活。百余年来,铁骨嶙峋,根深叶茂。不幸于一九七九年被盗辗转倒卖,一九八二年回归旧地,一九九七年移植于易园。
马祖魂归
送子观音 (古树)
此株黄桷树系金堂高板镇高关村唐家祠堂的风水树。距今已有三百四十余年。据传说,此树后来显灵,凡行善事且来诚心礼拜者,均可怀孕生子,每年农历三月初三,远近百姓前去礼拜焚香,甚为热闹。因此,百姓便呼此树为“送子观音”。一九九九年春移植园内。
送子观音